郭堂主傳記

第 30 章 慈愛與兼愛的品德修養

郭宗師畢生與母娘宿業有緣,得母娘傳法授教,因而叨承法子,金母聖示普度眾生收圓大業,重點在於救生度死。因此,濟陽度陰,利樂有情,正是她建廟弘道的重大使命。郭宗師認為自古儒道認為人死「其靈永在,其魂不滅」,所以俗話有:「有山便有水,有人便有鬼。」凡人有生就有死,人死歸陰,稱為鬼。《漢書》記載:「人所歸為鬼,鬼者,人的靈魂。」古人認為人死靈魂離體,茫茫緲緲四處飄蕩,直至第七天(俗稱頭七),亡者自己會還轉歸來,但見肉體腐爛,靈魂無法附體,始知己身永別人世。亡者對家屬親人、生前世事一切有著無限牽掛,必然哀傷痛苦,悲怨萬分。溯之古代在人剛去世時,即以木料製成長方形薄板,用黃紙糊成紙牌,上面書寫往生者名諱、生卒年月日辰,做為往生者靈位,稱為神主,並置一小香爐在前,然後舉行引魂。如古典記:「人死,取衣升屋,面北而號,連呼死者名諱三長聲,促死者回本家,謂之呼魂復魄。」意思是凡人往生時,由家人取其生前所穿衣服一件,爬上屋頂,面向北方(因北天是北斗星位處,古代道家認為人命降自北斗),連續喊叫往生者姓名三長聲,要往生者回來家裡。這就是引魂歸附神主安厝的儀式,此後朝夕上香奉飯敬茶及燒化紙錢,讓死者在陰間使用。按古俗,人死後第七天, 家屬子女或親人要為往生者舉行哀思奠祭,俗稱「做頭七」,時間在第七天前夕(即第六天晚上)舉行,主要是不讓死者靈魂還轉時,因不能復活而哀傷悲痛,民間俗信這樣會對生者的家運不利,二來以盡人倫孝思。

考諸古代若有父母亡故,為人子女者必須廬墓守靈三年後,才將神主合祀群宗祖牌,永承子孫禋祀,稱為除靈。因此,古代為官者,父母亡故時得告假三年在家守靈,至明清時縮短為一年除靈,稱為「對年」。我國在商周時就有奉祀神主的記載,《史記》中記載,周武王起軍討伐紂王時,戰車載著文王神主隨軍征伐;《史記‧孔子家傳》也記載孔子喜學周禮,聞知老子學識淵博,從魯國至周請教於老子,二人見面後孔子便問:「在何種情況下,各諸侯國神主牌位需要請出?」老子回答:「天王駕崩時,諸侯家廟神主需要請入太祖廟(周天王歷代祖廟),表示諸侯列祖為國喪而聚會。」由此可見,我國奉祀神主及祖先牌位遠從周初至今,已歷三千餘年悠久歷史,可謂淵遠而流長。

郭宗師為秉持母娘普度眾生收圓大業,及符合道教濟陽度陰的教義宗旨,特闢建功德堂,以救度往生者消罪息苦,堂內供奉太乙尋聲救苦天尊、地藏王菩薩,並設立金闕煉度亡魂法燈,長年都有高功法師、經師、禮師、樂師依科演教,諷經禮懺,開度亡魂迷津,自悟靈修,使功德堂內眾魂同霑法雨甘露。

郭宗師在佈道中常說:「世人一向自美其言說,人死後魂歸西方瑤池仙苑,或美其言說人死後魂歸西方極樂淨土。如果每一個人別世就能西歸瑤池聖域,那普天之下就沒有所謂的孤苦死魂,也不會有沉淪在冥府苦海地獄之中的眾鬼,世間也不會有四處作祟為害人畜的惡鬼,當然民間建醮一類的法事中,更不用進行施孤、賑孤及普度水陸孤魂的法事。因此古聖先賢啟發世人說,修道就要修身,修身就要修道。凡人只要真誠修持,發善心,行大善,舉善功,積善德,功德完滿,生前就已經接近瑤池仙境了,就如道書記載許真人一人得道,雞犬隨同升天。」郭宗師又說,當初蒙母娘垂慈授法,聖示普度收圓大業,所謂收圓的「收」,意味果熟收藏,世壽結束藏滅之意;「圓」者意味凡人走完人生道路,圓道也。「收圓」二字總體來說,就是拔度死魂脫苦遷升淨土之玄功。以我自己來說,自叨承法子以來,一直將重心放在為信徒消災濟世及以法佈施上,在拔薦亡魂方面因限於道場而一直未曾涉及。隨著松山慈惠堂的興建完成,在信徒敦促下,始於民國七十六年,擇於大殿後面另外闢建靈宮,做為祭煉亡魂道場。所謂的「祭」不同於一般的家祭,而是鋪陳鴻儀,廣設飲食濟度亡魂,破其饑渴;「煉」指的是設立金闕法燈,煉度亡靈。按道儀《破九獄集 》所云:「夫法燈者,善芽做焰,真火流光,具陽燧之妙用,有金粟之靈華,一派光明,所照之處,無邊夜府盡開通。」由於陰間地府是亡魂刑憲之司,冰湛千層,陰氣重凝,苦海茫茫,處處幽暗,死後永隔陽光,生前罪咎無從消除,因此業障難以釋解。太乙天尊慈悲,授法設立法燈,用以洞照地府,燭光輝燦血湖九獄,陰氣獲真氣以斯融,陽光得慧光愈熾,因此欲度幽魂出離地獄苦海,燃點法燈是首要條件。

郭宗師接著解釋說:生死陰陽相隔,人鬼殊途,凡人因受罪過及業障之累,死後沉淪地獄或苦海之中,尤其罪孽深重者,死後亡魂將會永沉陰暗幽冥,唯賴太乙尋聲救苦天尊、慈悲教主地藏王菩薩,憐憫大開方便之門,救度亡靈出離地獄苦海,得法燈普照,死魂靈光即現,復回本真。並藉經功法力,開釋亡魂迷津,解除癡迷嗔怒,進而聽經聞道,自悟修行而徹悟前非,達到冰消萬罪,便能化重陰而成至妙之流。

郭宗師表示,人死引魂歸附神主牌位安厝,朝夕奉行敬祀,至除靈將神主合祀群宗靈位,自古至今已成為我國傳統習俗;而安奉神主或祖先牌位,實是一門大學問,如果安奉不當,就會衍生家宅不寧,導致家運不濟而家道中落;另一方面,單單安奉神主及祖先牌位,會使家中陰盛陽衰,陰陽失衡,就會損及家中成員的健康;第三點,在家宅中安奉神主及祖上靈位,同一案上又供神明,形成神鬼同祀,而神明為大,鬼魂為小,祖上群宗惶恐難安,居而不自在,先人就會作祟而不利家運。郭宗師說,自興廟弘法大道以來,為使生者行善得果,死者靈修脫苦,松山慈惠堂相繼設立靈宮,這正是母娘當年授法功濟陰陽、開辦收圓大業的聖訓。大家要明白,道教是承繼古人對鬼神祖靈的信仰而來,因此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,道教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拜神又敬祖,但因為神鬼有別、人鬼殊途,所以我們在敬拜鬼神之際也要特別留意陰陽之別。因此當初應道眾要求增建靈宮時,就將靈宮獨立出來,與大殿聖域做一區隔。靈宮環境清幽雅靜,莊嚴肅穆,安厝於此的祖靈亡魂每天都能聆聽晨鐘暮鼓,並接受經懺助禱之功,早日超脫前世罪障宿業,升騰西方淨土。

郭宗師談到慈愛與兼愛的品德說:古人所講的「民胞物與」,就是告訴人們要把其他人視為同胞所生的兄弟姐妹,並把天下萬物視為同類,一體對待,這種情操就是「慈愛」。自古道家提倡慈愛,儒家提倡兼愛,這個「愛」,即是愛人如愛己,以愛人之心來愛物。以白話來說,就是愛自己也愛別人,以愛別人的心,延伸到愛護四生六道、飛禽走獸和一切有生命的眾生萬物,把「愛」佈施於所有弱者,並以慈愛之心來維護弱者,且誠心踐行,達到利濟萬物。古聖人說:「愛人無私合於德」,真正愛人而沒有自私便是合乎道德,因此,道家的慈愛和儒家的兼愛,所指的都是人們立身的道德修養,不可不重視。

郭宗師引述孔子所說的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」,這裡的「公」,大至為社會謀福利,為天下人勞苦,有成就自己不居功,做到「公而無私」;小至修橋造路,利己利人,博愛大眾。天下為公涵蓋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常道德,仁的含意是慈愛,愛社會大眾,施仁以教,「仁」,就是要付出慈愛之心同情困苦者,視別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,及對一切生靈的愛護。如果人們都能夠把這種仁愛,推動到整個社會,使人人都能奉獻愛心,就不會明爭暗鬥,自然形成和諧的社會。「義」的含意是正義,扶危救世,見義勇為,「義」體現人的尊嚴,為社會伸張正義,有正義的人,必廉潔自愛。「不受曰廉,不污曰潔」,所謂廉潔,老子《道德經》中說:「不貪難得之貨」,立身清白,廉潔即是修身自律,不謀私利。古時許多清官,例如陶淵明一生清白,老來時便是兩袖清風。從「義」的方面來說,古今常出現捨生取義的高風亮節之士,表現出浩然正氣,進而啟發人們的羞恥心,因為人有知恥感,就不會妄作非為。不知榮辱,就會無所不為,而走向偷盜拐騙、無所不作的犯罪邪徑,凡事遵義,並做到見利思義、自尊自愛,就會形成互愛互惠的兼愛精神。郭宗師常告訴信徒,自知自愛是人生社會品德的典範,也是天道自然規律的德性,只有自知才能知 人,自愛才能愛人,一個人如果過分的在意自己和炫耀自己,就會把自知變成自現,自愛變成自貴,終會帶來災禍。真正自知自愛的人,是默默的助人,行動親切自然,久而久之,就會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尊重。要明白上天賦予人的東西,都有一定的限度,人能得到的是一種恩賜,若不知滿足和感激,災禍就會隨之而來,幸福失去,換來悲哀。所以在到道門學修的路途上,就要有天地與我同生、萬物與我同源的體認,尊重別人,慈愛別人,更要愛護到眾生萬物,這便是古代儒道兩家所共識的道德表現。

郭宗師數十年來在慈愛和兼愛的修養功夫,已達到「鏡破不改其光,蘭死不改其香」的高尚德性,她賦性慈悲,重視人情世事,凡信徒遇有疾厄災難或婚喪喜慶,必親往致意,對待門下契子女、信徒或堂內執事人員如至親,她長年帶著溫婉的笑顏,對眾人噓寒問暖,就像三月煦陽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。她經常柔聲婉言地告訴周遭的人說:學道修行者見到人家有難,就應該有憐憫和惻隱之心,付出關懷,幫難解圍,這都是學道修行者慈愛和兼愛的品德。她又說:心胸寬厚便是道家提倡慈愛和儒家提倡兼愛的緣起,心胸寬厚就不會有虛妄貪愛,對人也不會有怨恨仇視。心胸寬厚就像大地一樣,能負載萬物,使芸芸眾生長生不息,也像大道一樣,四通八達,暢行無阻。一個人心胸有寬厚的修養,猶如一座明亮的燭燈,光芒顯耀照射四方;心胸狹窄,沒有包容之心,導致自視清高,就如燃燒將盡的燭燈,忽明忽暗,像似命運坎坷不定。一個人心胸寬闊,就像一枝點燃的燭燈,越是無風,越是明亮,越能照耀遠近。慈愛和兼愛都是利樂有情,凡人想要修道有成,就要學修外柔內剛,因為只有剛強,沒有柔和,好比一棵大樹,遇到強風容易攔腰折斷,要知道空瓶子才能水把灌進去的道理。學道修持會受到障礙,就是缺少這種思維,學道修行者,心胸能做 到像「道」的虛通廣大,沒有邊際,沒有方圓,沒有大小,沒有上下長短,更沒有是非善惡和執著。在學道修行的路上一執著就會障道,障道就無法進道。慈愛和兼愛在人生社會,無論修身或修道都是重要關鍵,因此,受到儒道兩家重視而大力提倡。 謙讓禮敬為修身之本

郭宗師告訴信眾,一個人必須要修持「謙敬禮讓」的精神。所謂謙,是自謙,指待人謙虛;敬,是對人尊敬;禮指禮貌、禮節,包括儀表言行。自古以來,禮就是人們修養和德性品行的價值估量。一個人講出來的話就要實踐,言行一致,這就是「禮」的規範,因此《詩經》說:「白玉易磨,言語錯誤難改。」一個人講話不實,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,老子說:「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」就是說講實話是不好聽的,美麗的語言是不可信的。有道德的人,絕對守禮。讓的意思是指辭讓、謙讓,俗諺說:「寬厚待人,禮讓為先。」讓的範圍廣泛,不重私利,叫謙讓;不重名望,叫讓名;不重權位,叫讓位;不爭功勞,叫讓功。行路讓先,居處讓鄰,搭車讓位,「讓」並非無原則的一味退讓,讓是一種知禮而讓,能做到知禮謙讓,可以得人和,受人尊重,會得到人們的擁戴,所以說為人行事「謙敬禮讓」,永遠無災無禍而保身。《易傳》中說:「地勢坤,君子以寬厚載物。」意思是為人處事,心胸要像大地一樣的廣厚,能承載萬物,只有心胸寬厚才能容納一切,只有厚德才能載物,一個寬容厚德的人,就不會指責別人,不會評論他人是非。《論語》中說:「寬則得眾」,躬身自愛,薄責於人,就能遠離是非,不與人結怨,永遠無災無禍,也不會妄生爭 端。因此有道德修養的人,行為表現會寬懷厚德,待人隨和。由於人人都是社會群體的一份子,要維持社會群體和諧,就要寬容待人,這是道德修養的理性表現,人與人之間不能融合,都肇因於沒有寬容之心,所以寬容對於人類生存是非常重要的,此即老子告誡世人「滿則招損,謙受益」的道理。社會的仁義孝悌都是由謙讓禮敬衍生出來的,謙和禮,都有無限的包容性,像水一樣,甘願處於下位,不與萬物相競爭,隨方就方,隨圓就圓,所以老子讚頌水為上善,要人們學習水性的謙下,不與物爭。所以說:謙讓禮敬是人生社會最高的道德規範,社會沒有謙讓,道德就會淪喪,社會就會鬥爭動盪。人與人之間相互謙讓尊重,同道而流,不僅可以擺脫人生無邊苦海,更可以匡正社會善良風俗,進而和樂人群,所到之處沒有危機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