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堂主傳記

第 27 章 法施信眾,尊道貴德

郭宗師長期開辦濟世,與其他道廟叨承法子者濟世方法不同,她認為人生在世都有苦難災厄,而災難是自身宿業的因果關係,正所謂「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」。她常開示前來求問迷津或乞求消災解厄的信徒說:人只要能誠心行善,再施行乞恩禳災,才能事半功倍,這與孔子所強調凡人得病必須求神合藥意思相同。她自大廟完成後,即積極以言語法施信眾,每在開辦濟世前都會先開示信徒,並常提醒人們,修身必須修道,修道必須修身,自古儒道兩家皆重視尊道貴德,佛家受李耳道家影響亦同。道教自東漢天師張道陵立教後,就崇奉「老子」為教祖,又將老子《道德經》列為道教教徒修持的核心,規定入門弟子早晚必須研習誦讀,天師把老子的「道」和「德」,樹立為道教的根本信仰,道教在教理、教義方面以「清靜為宗,虛無為體,柔弱為用」作為道教的立足點。清靜、虛無、柔弱是「道」的體性,由此衍生出守雌、抱一、不爭、慈、儉、不為天下先、謙恭卑下等,這些都是道教的基本精神與道教的重要教義。

推究普遍受世人認同尊崇的「道」,乃起自春秋末期,當時世局紛亂,老子辭掉周王朝史官之職,回到故里,後來隱居沛澤,專志探求天道。由於老子學識淵博,精於《周易》,並以「易」為基礎,通過細心觀察天下一切生靈(涵蓋草木萬類),從產生、壯大到轉化衰弱死亡,都有一定的規律原理和循環法則,他外觀內悟而得到結論,認為世上一切具有形象的萬物,都是由「虛無」的氣體產生出來的,這個氣體是無形無象、無色無狀的東西,眼睛看不到,耳朵聽無聲,用手摸不著,它雖然虛無,卻具有化生萬物的功能,因沒有名稱可以呼喚,勉強命名為「道」。老子認為道性柔和,虛無廣大,四通八達,遍佈宇宙,無所不在,無孔不入,而且周流不息,永遠存在。《道義樞》說:「大道是氣之所結,氣是清氣,至虛至寂,甚真甚妙,無所不通,無所不應。」老子《道德經》中說:「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。」說明「道」生於天地未判混沌之際,雖是靜寂無聲,卻有絕對的獨立性,永遠不會改變,「道」具有周而復始的循環法則,道是創造萬物的根源,也是生成萬物的母體。《太上清靜妙經》說:「大道無形,生育天地;大道無情,運行日月;大道無名,長養萬物。」道的屬性是生成天地, 養育萬物,道性虛通而不壅塞,具有無限的包容性,所以能生成芸芸眾生,養育萬物。

郭宗師說:凡人降生塵世,本來都有純樸清淨的道性,都有得到先天的因緣,後來因為被外欲所染,使保存在己身的清靜道性不能萌芽出來,導致智慧無法圓通。人會信道而修道,因為人是「道」的顯化,道的「虛無」不是空無或純無,是透過無形無象才產生出有形有象的萬物,道是世人與萬物的主宰者,普天之下一切眾生都離不開道,人要通過修道求道才能得道。道不是隨時可得,修道者在修行路上,是要逐步修行努力前進,以善為本,歸真求道,濟世救物,種下修道堅信不二的因,最後才能獲得結出的善果。郭宗師又說:大道是「元氣」來運化世界萬物,天、地、人三才,包括洞天海嶽神仙也是大道所化,人與神仙同源於「道」,人是萬物之最秀,所以能與神相通,人只要專志修道,都有成仙得道的因緣,正因為人是大道所化,都具有道性,道性的體現是自然、柔和、真善,修道者必須以自然、柔和、真善來推動著社會的繁榮與發展,這就是以道普濟天下,以道慈愛利人。「道」蘊含著人生智慧和生命價值,所以說,道者,以法濟人,人因法會道,修道者要「以法養性,以法延命」,由於眾生是道之所化,因此,修道者都重視「道」而尊道。 

老子《道德經》中說:「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,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」作為生育宇宙萬物的「道」,是最高尚而完美的品德,《道德義》說:「德者,得也,是成,不喪也。」就是說,道落實在萬物之中,是萬物之所得,道能成就眾生壯大,並使眾生不死也。道是普遍性,德是特殊性,道是體,德是用,道主生,德主養,沒有「道」就沒有「德」。《自然經》中說:「德者,得也,得於道果也。」說明萬物之所以能生存,都是得之道的結果。修道才能得道,得和德是相通的,郭宗師談到德說:以博大的愛心去關懷眾生,引導眾生修道,這樣的德是上德,上德是無私無偏,可稱為聖德。聖德者,內外兼修,超脫世俗,不只是追求於個人得道,還要普濟天下眾生修道得道。自己有功推給眾人,有德於人不記在心,反智於愚,這種最高尚的德,可稱為忘德。下德也是一種德,但因執著,有為有名,執德易生迷病,上德就是治療人生執著的迷病,懂得這個道理的人,就能修成上德。道和德,是體和用的互應關係,道和德相合,用在人生,就是修身的準則;用在社會,就是行為的品德;用在自然界,就是造分天地、長養萬物的本源。道德是學道和修道者修持的準則,修道者不肯用心履行道德,就會獲罪於天,修道者以道德施教於人 ,有利社會,就會獲得上天記善。《太平經》說:「教人以道,比若以火與人。」說明道德像火一樣可以燎原,像泉水一樣飲之不竭,眾生受益而天下有慶,而大力提倡道德,從一人傳十開始,十傳百,百傳千,而至萬人俱教,修道者有責任施行道德教化於人,這是一種善舉。

道教以道德為本,濟世利人,身心力行,即符合修道的目標,又貼近人群社會生活,並展現著修道而廣益社會價值。自古儒道兩家重視尊道貴德,蓋因道性虛懷若谷,道像大海一樣有包容百川的胸懷,像水一樣無私地滋潤萬物;德是大道的體現,芸芸眾生之所得,德是近道則生,離道則死,道和德與天地及人倫社會是貫通相連互應,所以老子說:「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。」指的是道德最深厚的人,就好比一個無求無欲、不知不識的嬰兒一般,嬰兒筋骨柔弱,整天緊握拳頭而不疲累,這是精氣充足的緣故。嬰兒整天號哭,嗓子不啞,是和氣純厚的緣故。人長大後,就不再心呈自然純樸,這正是不知修道進德,接近死亡的危機。郭宗師說:道和德含意不同,道本質上是人們行走的德路,道是規律和法則,是指導人生在修道上行為的準則,人們常說:「倫理道德」,倫理是人倫關係,是人類社會正確的行為,倫理道德是靠社會輿論和善良風俗來維護的,道德要透過教育來維持,道德是人類社會情感及信念的基礎,凡是有人群的地方,就需要有道德的存在,才能維繫團體的和諧,才能長治久安。例如家族中有家族的道德,工作職場上有職業道德,在人群社會中要有社會公德等等。道德信念一旦推動,就會帶來高尚的風俗,《禮記》中說:「修身踐行 ,謂之善行。」意思是能遵守道德的人,就會棄惡向善。不同的環境,便會塑造不同的品德,昔日孟母三遷,就是要為孩子找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。老子《道德經》中說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這裡說明道德是起源於自然之性,人在未接受教育以前,品德為惡者,經過道德教育,自會轉化為善。郭宗師在民國七十二年(西元一九八二年)在大殿尚未完成時,就著手修設大型圖書館,為的就是讓信徒及年輕人有良好的讀書環境,提倡人們修持良好的品德。因為社會若不能建立起良好的道德,綱紀就會紊亂,社會風氣就會日益敗壞。孔子說遵守道德的人,就像北極星,不動而自明,受到眾星朝禮。道德可謂是世人修身的良寶,老子說:「尊道貴德可興天下利,可除天下害。」凡志心修道的人,必然能「尊道貴德」,能「尊道貴德」的人必能己立立人,己度度人,這也是郭宗師當初創辦講壇與發行道統月刊的用意所在。
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