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堂主傳記

第 16 章 打坐解塵勞,心靜智慧生

郭宗師曾經在宏道布教中開示信徒說:人生在世,每一個人都有塵世之勞,而塵勞中有體勞和心勞之分,體勞不用智慧,不施腦力,工作到一定的疲勞時,就要休息。而心勞會使人無法入睡,讓人隨時隨地都在煩惱和痛苦,就如同當初要買下這片土地時,買方因為沒有財力,想要地主發心獻地或半買半獻;但賣方就不同了,他們一心想的是如何能藉此機會提高價錢。所以當時每日都要與門下熱心信徒周旋在與地主的不斷妥協之中,一次又一次的奔波操勞,後來好不容易與地主達成協議了,但到了付款時又要傷透腦筋,夜夜睜著雙眼到天亮,為了籌措龐大的地款,坐臥難安,這種心勞無法解脫,不像身體累了,一覺醒來又是生龍活虎了。心勞就如同心繫牢獄,讓你的心困在當下,掙脫不得,除非找到解脫之道或是心中有堅強穩固的支撐力量,讓你有所寄託,並從寄託中解除內心的牢籠。想想當時籌錢的痛苦,那種支付完今天的款項,卻不知明天的錢要從哪裡來的恐慌,若非心中有母娘支撐,一定撐不下去。當然,這一路走來,除了對母娘堅定不移的信仰之外,也要衷心感謝契子女與全心追隨母娘的同修信徒,他們盡心盡力地無私奉獻,以及四方信徒發善心、行善事地大力響應捐輸,才能讓今天的松山慈惠堂巍峨聳立。因此,郭宗師總不忘提醒一些後生晚輩,見到今天堂皇的松山慈惠堂要懷著感恩的心,感念前輩當初蓽路藍縷的開墾,感念當初樂意捐輸的所有善信,甚至感念雖然百般刁難但最後仍賣地讓慈惠堂建廟的那些地主。

想起那段日子的心勞,郭宗師自己也百感交集。她還記得有一次已經挖好十多尺深的基礎工程後,卻遇到颱風過境,狂風驟雨下個不停,她深怕挖好的地基會在颱風夜裡毀於一旦,又不便驚動別人,所以就自己移動馬達,手持電筒,單獨一人整夜留守基地,忙著抽水。郭宗師說,這是一種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心勞,要解除心勞,就要做到自身清淨,拂去塵俗雜念,無私無欲,無有宿業孽障阻礙。要清淨自身,打坐是首要,同樣的,信人平日要解除心勞,要學習打坐之外,聽經聞道更是不二法門。

郭宗師可謂得天獨厚,她外柔內剛,性格倔強,巧智與魄力異於常人,宿業與瑤池金母有靈犀相通的因緣,她師承母娘,得之傳授濟世與修持妙法,凡在心勞無法解脫時,就施行打坐修持之法來解脫一切心勞。打坐又稱靜坐,佛家稱為坐禪或禪坐。打坐可以摒除一切雜念,氣運丹田,流通周身,可以消除體勞心勞和精神上一切的煩惱,塵俗雜念即除,內心自然平靜祥和。透過打坐修持,智慧自會大開。入坐後,內心保持平靜,如不動狀態,精神上的煩惱和肉體的苦勞皆能得到解脫,達到脫離自我的境界。因此古往今來有千千萬萬的修道者,都注重打坐修持,進行修身養性,因為打坐修煉功夫有不可思議的妙用。道家的打坐不同於佛家的整日坐禪,如果打坐一整天,身體就會受到拘束,而整日靜坐就會入睡(佛家稱為入定),入定就像枯木一樣,靈感不生,於身無益。在日常生活中,施行打坐,旨在專心修煉定力的一種功夫,一個人只要修煉到專注的定力,凡事能專一,就能克服一切,終會成功。就如一個人在思考一件事,心念集中在那件事情上,不但會廢寢忘食,即使來了風雨閃電,也會視而不見,大雷響動,也聽而不聞,這就是打坐進入忘我的境界。打坐的妙處包括獲得內心清靜、增長智慧、心靈開竅、慧光湛然及悟力靈通。 郭宗師說,她師承母娘,打坐方法與眾不同,她認為打坐是清靜內心的一種修持,所以打坐一個時辰就夠了,不像佛家坐禪一整天,甚至整月整年不等。打坐主要是淨化塵俗、慮除雜念煩惱、消除身心疲勞及自識本性。古時道家打坐與佛家的坐禪形式相同,但內容殊異,道家打坐是清靜內心,使妄念不生,這叫「外動而內靜的修煉」,有些人不能領悟此理,整天整夜打坐,精神易勞,疲勞就會坐著睡覺,反而對自身健康有礙而無益。修道要明白天地間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,凡事要順著天道自然的轉化規律去做,如果認為打坐修行才能成道,就等於拘束和扼殺自己的本性。郭宗師認為打坐每次以短暫的一個時辰(二個小時)為準則,運丹田一元玄功,聚精、聚神、聚氣,氣運全身,周環五臟六腑,這樣不僅得以淨化內心,對修持更有很大的助益。打坐的修煉功夫與悟道修行相同,只要能瞭解真理,掌握要訣,事半功倍,一聞千悟,如甘露潤心,智慧自開。

郭宗師開示門下信徒說:一個人的修持,不管是在待客言談,或是下廚、耕田、日常工作,都可以領悟到「道」的妙用,只是表現在人們天資稟賦、理解快慢之分而已。條條都是道路,人不管從那兒走,也不管走得快慢,千萬條道路,走到最後只剩下一條,那就是西天。一個人的修道,不僅限於打坐來修煉內心的定力功夫,因為「道」是無所不在,舉手投足,開山闢地,勞動種田,或身處靜室讀書繪畫、研習經典等,事無大小,只要專心一致去做一件事,把所有的心念,集中在所做所行之事上,心裡不產生任何雜念,就不會衍生起任何妄想。凡事不專心,毅力不堅定,就像石頭壓住野草,根未拔除,葉子仍然會穿石冒發出來,所以說:「抽刀斷水水更流,借酒澆愁愁更愁;樹葉落下自有清風掃,秋天月明清風爽。」一個人能保持心性純淨,隨心所欲,放曠自然,沒有拘束,不受是非雜念的影響,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打坐。內心清靜,才能修身進道,達到修持之目的。 郭宗師自開堂以來,便以苦行修持,除了為信徒化災解厄治病之外,便以母娘慈悲本願,佈道宣化,所以在所有信眾的心目中,她渾身上下隨時隨地都散發著一種奇異的光彩,信眾來到松山慈惠堂,只要能見她一面,又聽到她的一聲問候「母娘慈悲」,就會使信眾如沐春風,忘去俗世塵埃!因此,松山慈惠堂在興安街的道壇,日日有四方慕道而來者絡繹不絕,衍成信徒與日俱增,也因此而形成無數信徒精神寄託的重心,並且奠立了對母娘堅定信仰的基礎,香火也就日益興盛了。

分享: